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積分獎賞] iBond下周二全城熱搶,抽三手最好炒博賺$1800(至13年6月13日)

「零風險」的第三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4218)6月殺到!雖然過去兩批iBond累積回報高逾一成,但相信大部份散戶仍偏向「即抽即獎」,務求抽中三手即時沽出穩賺1,800元。證券行延續去年認購優惠之餘,部份更使出奇招,實行不收分文抽iBond吸客,銀行則普遍未提供孖展,但以認購「零收費」反攻。 
港府昨正式公佈第三批iBond內容,大致與前兩批相同,每手1萬元,每6個月派息1次;定息機制分兩部分,一為定息1厘,二為浮息,浮息按最近6個月本港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平均數算出,以較高者為準。是次iBond公開認購,將於6月4日至13日下午2時為止。若參考過去認購結果,每名港人認購或能抽中三手。
iBond下周二全城熱搶,抽三手最好炒博賺$1800(至13年6月13日)圖片1
耀才保證每手105.5元收回

由於認購iBond的投資者主要為普遍散戶,牽涉人數廣泛,因此每每被銀行及證券行視為吸客良機。多間證券行除延續去年十成免息孖展及免手續費等優惠外,更再以奇招突圍,包括耀才(1428)以保證每手105.5元收回招徠;時富更以有機會獲得暑期合約作餌,吸引大專生開戶;一通則送出免佣券,變相免佣沽貨。

銀行方面,暫時除滙豐提供最少5萬元的九成孖展外,其餘大行暫未提供孖展,但當中有多間銀行卻提供免認購費、免存倉費及免贖回費等,加上銀行多會將iBond存入債券戶口,不設沽貨佣金,因此變相為「零成本」,但倘以債券戶口沽售iBond,則要在場外作詢價交易(OTC),通常差價會較闊。參考去年首個交易日,主要銀行的價格與場內交易價相差約0.25%,但將iBond轉至證券戶口,則相關豁免費便不適用。

總括來說,如果銀行存款戶口有閒置數萬元現金,以銀行戶口認購無妨;至於身無分文的「月光族」,則不妨幫襯提供100%孖展的證券行。
iBond下周二全城熱搶,抽三手最好炒博賺$1800(至13年6月13日)圖片2
短炒宜向證券行認購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直言,要短炒iBond應該在證券行認購,因為小型券商的優惠非常進取,但他則建議散戶應該「長揸」至到期,因為短炒或只得5%至6%回報,倘一直持有至到期的總回報會遠高於6%。

事實上,中銀環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稱,黃金價格過去一年大走弱,估計今年iBond認購反應料繼續熱烈,因為計及派息及票面價,首批iBond(4208)至今的總回報達13%,第二批iBond(4214)亦有11%,相比不少傳統抗通脹投資更穩定。不過,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則認為,第三批iBond只宜傾向短揸,若首日掛牌升至105元至106元水平,則可考慮沽售。
from:https://getjetso.com/jetso/14795
如果您喜歡這個優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My name is Bond,iBond

政府推出與通脹掛鈎債券(iBond),雖然要到下周才開始供市民認購,但「未出發先興奮」,各大券商已收到逾萬個預留申請,反應的熱熾程度,與近日成交慘淡的港股,以及「炒極唔起」的新股形成強烈對比。緣何iBond能如此旺場?一字記之曰──息。

單靠那至少1厘的利息,就可以引起市場如此巨大關注度?無錯,就是因這區區息率,就導致大家對iBond有這樣大的興趣。相信大家「打簿」時也發現,就算是定存(港元),若不是存款過百萬元,息率隨時只有0.3厘!試問又怎會不對「高息」iBond趨之若騖呢?

此外,自市場於去年底起,對債券產品失去興趣後,投資者不停找一些穩定又具吸引息率的投資項目,這便是領匯(823)屢創新高的主因。當相關投資被「搶到」息率只有1至2%時,iBond自然成為「搶手貨」。

題外話,iBond選擇6月4日、一個越來越敏感的日子開始供市民申請,到底是有人想藉此「暗撐」平反六四?抑或是政府的能力已低到連那天是甚麼日子也想不起?

TOP

引用:
原帖由Shelly.Camel於2013-5-31 13:55 發表iBond下周二全城熱搶,抽三手最好炒博賺$1800(至13年6月13日)圖片3
I did buy iBond last 2 times and won $$$
im going to buy toov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