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吃高鉀質食物去水腫,不如吃少點鹽來得划算。
【科健籽:食養東西】
少鹽少油,說的容易做的難,外出吃飯,芡汁湯底樣樣鹹,最少鹽就是在家裏烚菜吃,倘若因為食得太鹹有水腫,從營養角度,也可以多吃高鉀蔬果等補救。當然非病理性的水腫還有其他原因,營養師指還是先搞清楚好。「水腫是吃得太鹹,或是生理性的如經期前後,或是睡眠不足等等引致水份留在體內。」營養師謝詠瑩說。
「通常按腳踝時,會發現凹了然後有少少白印,需要十秒或二十秒才會回彈的話,那就有少少水腫,另外很多女士起床時發現自己口腫面腫也可能是水腫。」謝解釋睡眠不足會影響腎臟運作。「如果睡眠時間不足以給我們腎臟排走廢物和水,就會有水腫呢。」此外女士們有一種生理性的水腫跟飲食無關。「尤其是女士經期前兩天,或是頭一兩天,很多人都會有水腫情況,但過了經期後水腫就會自然消失。」
紅菜頭素湯 鉀質超豐富
至於飲食方面,吃少點鈉,還是可以控制水腫情況。「如果我們吃得太多鹽份,體內它會黏着水,令到身體留了很多水在裏頭就會做成水腫。」她指鉀質可幫我們排走身體裏多餘鹽份,幫助去水腫。「一個細胞裏,鉀質入去後鈉質就會出來。鉀質豐富的通常都是蔬菜水果,例如香蕉、奇異果牛油果等等,另外蔬菜的話,特別高的是紅菜頭,紅菜頭可以拿來煲湯但記得要跟葉一起煲,因為葉的鉀質都非常高。另外有研究指出紅菜頭可增加運動員的耐力和表現,紅菜頭裏的甜菜紅(betalains)都是一個非常強勁的抗氧化營養素,對於女士來說,想延緩老化保持年輕就要多吃了。」謝給讀者介紹了一個紅菜頭素湯。「例如可用批皮的紅菜頭加菜葉一起煲,也可加甜和高鉀如番茄紅蘿蔔煲,另外果仁有一定鉀質在裏頭,大家可選擇用腰果代替肉類煲湯。」
「此外大家都忽略的是豆,人家說紅豆水可去水腫,正正因為裏頭高鉀質,其實不止紅豆,紅腰豆、赤小豆、眉豆、綠豆、都是高鉀質豆類,所以大家冬天可以煲赤小豆眉豆湯,或黑豆焗水喝都可以去水腫。」
「外出吃飯可叫醬汁另上,消委會有報告指,一碗餐湯已是全餐的上限,所以餐湯轉沙律會較好,例如我出外食湯粉麵如酸辣湯底,都會較多鹽份,所以不要一啖湯一啖麵,光吃麵就好了。」她指有三類人要特別留意,除了女孩子怕水腫要少吃鹽外,高血壓人士吃太多會引致血壓上升,腎病的人要少吃鹽,因為腎較難排走多餘鈉質,所以都要小心。
不過說到尾,謝詠瑩忠告大家,還是少鹽為妙。「多吃高鉀食物去排走多餘的鹽,倒不如一開始就吃少一點鹽來得好。」
營養師謝詠瑩
很多蔬菜水果都鉀質豐富。
10大高鉀質食物(每100克)
牛油果 485毫克
紅腰豆 405毫克
薯仔 379毫克
蕉 358毫克
紅菜頭 325毫克
奇異果 312毫克
火龍果 271毫克
番茄 237毫克
椰菜 170毫克
蘋果 107毫克
記者:陳以恒
攝影:周芝瑩
編輯:彭錦明
去水腫孖寶 生薑皮勝紅豆
生薑皮配五加皮等中藥,可治全身水腫。
【科健籽:養生食經】
水佔了人體七成。水液的正常代謝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如果身體的水份滯留在身體表面,氾濫肌膚,會引起眼瞼、頭面部、四肢甚至全身的浮腫,嚴重者更可見深層組織的水腫,胸水腹水,這些情況都可以稱為水腫。
引起水腫有很多原因,嚴重的可以由心臟衰竭、肝腎病、蛋白質攝取不足等等引起,輕微的可以由於長時間站立或坐下,或與月經周期相關。中醫理論認為水腫是由肺脾腎三臟失調引起,肺主行水,脾主運化,腎主水,外感病邪或者內傷臟腑引致水液代謝失調,積聚於身體。治療水腫的方法有很多,《黃帝內經》指出治法是「開鬼門,潔淨府」,「開鬼門」意思是發汗,「潔凈府」意思是利小便,《金匱要略》更明確指出不同部位的消腫方法,指出腰以下腫利小便,腰以上腫發汗乃癒,中藥治療水腫上往往會增加病人出汗和小便,以達致利水消腫的效果。
利水的食物有很多,網上流傳紅豆水可以消水腫,從中醫角度來說,真正入藥去水腫的是紅豆的近親赤小豆。《本草綱目》有云:「此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紅色者,並不治病。」不是越大就越好;藥效是「行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外臺秘要》有記載一食療方治療水病身腫,就是赤小豆鯉魚湯,以一斤赤小豆加鯉魚同煮至肉爛,趁暖飲湯,赤小豆鯉魚湯可以通利小便,改善病情。值得留意的是赤小豆多吃會傷陰,導致皮膚乾燥。
另一樣常見的利水食物是生薑皮,生薑可以溫中,而生薑皮「消浮腫腹脹痞滿,和脾胃」,可以配合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組成五皮飲,主治全身水腫或妊娠水腫。
網上近日瘋傳紅豆水可消水腫,但真正入藥去水腫的是赤小豆(圖)。
水腫患者可多做運動,增加出汗,減少長時間站立及坐下都有助改善水腫。也要注意戒口,減少鹽份的攝取,戒醃製食物,此外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花膠糯米都會生濕,也要避免。水腫是一個症狀,可大可小,身體局部的水腫提醒身體出現問題,輕微水腫在活動後很快得以紓緩。如果病情嚴重,例如小腿按下去皮膚凹陷沒反彈,甚至腹部積水嚴重要及早求醫,以免延誤病情。
註冊中醫師林宗冠
撰文:林宗冠
編輯:彭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