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腦小血管病,偷走認知力嚴重可致中風

人老了是否一定會腦筋不靈活?其實腦筋轉數減慢,可能是由於腦部一些極幼細的血管發生病變,導致腦細胞功能受損所致,這種腦小血管病可以慢慢偷走認知能力,令判斷力下降、活動力受損,若阻塞嚴重甚至可引起中風。74歲的陳伯,健康狀況一向良好,人也十分精靈,但大約3 年前開始,腦筋開始變差,判斷力變壞,例如試過想到廚房斟水,但進入廚房後卻又忘記了為何要入廚房,過一會才想起是要去斟水;亦試過約了家人飲茶,子女提醒時卻說沒約過,更試過把東西收好後,忘了擺放的位置等等。

他最難忘的一次是某天從大埔墟乘搭火車到紅磡後,突然腦袋一片空白,忘記要怎樣走才能搭過海車歸家,決定不到要行哪一邊,幸好幾分鐘後記憶回來了,才順利回家。其實,陳伯多年來每個星期總有兩三天由港島的居所搭車到新界探朋友,突然「唔知到要行邊」令他覺得自己真的出了問題:「記性好似差咗。」於是告知家人。陳伯的女兒陳小姐說,認路是父親的強項,但他竟然突然忘記了,便心知出了問題,於是在朋友介紹下接受篩查,才發現父親有腦小血管病,引起輕度認知障礙症,並獲安排參加相關的藥物臨床試驗計劃。她稱,3 年來爸爸的情況穩定,未有出現其他認知問題,而知道腦小血管有病變後,便經常提醒喜歡喝一兩杯的爸爸「飲少啲」,又會著他把約會記在日曆上,讓家人知道及適時提醒。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莫仲棠指出,腦小血管病是指腦內一些極微細的血管出現病變,影響到腦細胞的運作。他解釋,這些微細的血管或因長期受壓而令內壁出現增生,形成阻塞後,可引起腦內的局部性缺血,於是對腦細胞造成破壞,並影響信息在腦內的傳遞,就如電線短路,患者可能會出現中風及漸進性認知問題等情況,而且影響可以很廣泛,包括令患者「腦筋慢咗」、「判斷力差咗」、「性格變咗」,以致「行動輪盡咗」。

例如黃伯便因為腦小血管病而引致雙腳無力,「行行下會想跌咁」,而且情況慢慢惡化,到近半年情況更差,3 個月前開始要用枴杖幫助以防跌倒。他說,小便功能亦開始有事,「一急就忍唔到,一兩分鐘都忍唔到」。腦小血管病變引起的認知問題,與俗稱老人痴呆症的認知障礙未必相同。

該學系腦神經科研究助理教授及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指出,認知障礙症很多時是記憶力先出問題,而腦小血管病則會影響腦筋變得緩慢、判斷力下降及難以集中等,並且會影響到情緒和性格,例如對原先熱衷的事物失去興趣,性格變得暴躁及固執等等。

單從日常表現並不能確定是否有腦小血管病,但磁力共振檢查便會發現腦內的白質體受缺血影響而產生白色的影像,有時更會出現微細的黑洞,顯示腦組織有極微小的壞死。莫教授稱,嚴重腦小血管病置之不理,情況只會一直差落去,因此提醒市民若出現認知功能有減退,而本身有患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又或有吸煙、過量飲酒及少運動等習慣,便應接受檢查,而腦血管病變在愈初期介入,便愈能避免功能受損。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在2012 至2015 年間,為800 名沒有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病史的65 歲以上社區長者,進行腦部磁力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兩成九長者有中至嚴重腦小血管病,當中三成更已有輕度認知障礙症,例如腦筋轉數變慢、判斷力下降等。莫仲棠教授稱,以此推估,本港在50 年後會有逾100 萬名長者有隱藏性腦小血管病變,成為認知障礙症的高危族群,原因是另一項研究發現有嚴重腦小血管病變的輕微中風病人,3 年後出現嚴重認知障礙的風險,較無嚴重腦小血管病變的病人高3 倍多,因此要早做預防。他建議市民要預防三高,並要多做一些健腦的運動,如閱讀及桌上遊戲,以及勤做運動和保持活躍社交,「個腦強壯啲,應對病變的能力會高啲」,而即使出現病變,認知能力也能「保得住」。

TOP

腦小血管病增認知障礙風險

腦小血管病變不但增加中風風險,更有機會令市民罹患認知障礙症。中文大學醫學院一二至一五年間,篩查八百名沒有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六十五歲以上社區長者,發現近三成有中至嚴重腦小血管病,當中三成已有輕度認知障礙症。專家建議,長者要注重健康,定期監察及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脂及高血糖)水平,多做運動。
腦小血管病,偷走認知力嚴重可致中風圖片1
莫仲棠(左二)說,若長者持續有「三高」情況,增加腦小血管病變風險,或患認知障礙症。

判斷力記憶力下降
腦小血管病是指腦內直徑僅四十至二百微米的微小血管出現病變。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早前進行篩查,安排八百名沒有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六十五歲以上社區長者,做磁力共振掃描檢查。結果發現,兩成九長者有中至嚴重腦小血管病,當中三成已有輕度認知障礙症,例如「轉數」變慢、判斷力下降等。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補充,在磁力共振檢查下,若長者的腦小血管出現病變,有關位置呈白色狀,顯示血管有缺損。

中大腦神經科教授莫仲棠指出,長者若持續「三高」,加上又煙又酒,腦小血管長期受壓,令血管內壁增生,繼而收窄出現梗塞,導致缺血性病變。因腦小血管好像大腦的線路,若出現病變,即影響大腦的傳遞功能,猶如電線短路,令病人的判斷、記憶等功能下降。
腦小血管病,偷走認知力嚴重可致中風圖片2
若病人罹患腦小血管病,缺損的血管呈白色。
腦小血管病,偷走認知力嚴重可致中風圖片3
預防腦小血管病貼士
腦小血管病,偷走認知力嚴重可致中風圖片4
陳伯
有別於腦退化症
中大腦神經科研究助理教授及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稱,腦小血管病會令患者思考反應變遲鈍,特別是處理複雜事情有困難,部分患者更有情緒低落,對原先熱衷的事物失去興趣,有別於阿茲海默症(或稱腦退化症)的記憶力衰退。

七十四歲陳伯說,以往常乘火車到新界探朋友,但三年前由大埔墟站到紅磡站後,竟忘記應從哪個出口離開,腦袋一片空白。女兒陳女士說,認路是爸爸強項,但他突然忘記了,已心知不妙,幸好經接受篩查後及早確診。陳伯確診患腦小血管病變及輕度認知障礙症,正接受應用於治療中風的通血管藥物。

莫仲棠引述研究指出,若嚴重腦小血管病的長者出現輕度中風,他們三年內出現認知障礙症的風險高達三點四倍。若以研究結果推算,本港二○四六年患腦小血管病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將達一百萬人,不容輕視。他建議市民,若發現家中長者經常「失魂」,加上有「三高」,應及早求醫檢查。
from:http://orientaldaily.on.c ... /00176_091.html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