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結核是鼓室及乳突的慢性結核性病變,進展緩慢。中耳的原發結核極少見,大多繼發於肺結核,也可由頸淋巴、骨、關節或鼻咽等結核播散而來。結核菌可由鼻咽部經咽鼓管直接侵入中耳,或由血行播散而來。
結核性中耳炎的患者多為小兒,典型症狀為無痛性耳溢液(耳道內有膿流出來),分泌物較稀薄,黃色或淡紅色(混有血液)。因中耳結核的骨質破壞進展迅速(尤其在小兒患者),能早期發生面神經麻痺(口角歪斜,一側眼睛不能完全閉合)和眩暈。伴有繼發性細菌感染時,可見全身性症狀(如發熱、怕冷,頭疼、耳痛等)。
近年來,沒有典型肺結核症狀的中耳結核,在青少年人群中的發病率不斷增高。因為肺部結核的臨床表現變得不典型,或者很多輕度肺結核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因而給中耳結核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
患者往往早期僅表現為耳痛、耳內悶脹感、聽力輕度下降等卡他性中耳炎或滲出性中耳炎的症狀。局部檢查鼓膜呈橙色或淡粉色(類似滲出性中耳炎的鼓膜表現),繼而鼓膜穿孔,有黃色或淡粉色液體流出。如果繼發感染,則分泌物為黏膿性,類似化膿性中耳炎的表現。
因此,耳流膿或流水的患者,經一般的抗炎治療無效或病情加重,需警惕中耳結核的可能,應及早明確診斷,及早正確治療。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