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求診通常有一共同之處,就是與兩三名親友結伴前來。當醫師全神貫注地擬定處方時,他們往往難耐診症室的沉寂,開始不停發問。最熱門的問題是:「服用什麼湯水最適合?」
誠然,應對這樣直接的提問並不困難,最為難的是當他們把道聽塗說的民間食療偏方,你一言、我一語的不斷提問。若然醫師的回答與他們所確認的觀念有衝突時,新一輪的疑惑和追問會緊緊的接踵而來,既挑戰醫師的耐性,更耽誤了開處方的時間。
過分依賴保健品
其次,患者喜歡問關於保健產品的問題。病人往往花費大量金錢購買保健品,卻把治療的主次弄錯了!他們過分強調保健品的功用,但忽略了眼前醫師為其「度身訂做」的處方可達到的療效。
第三條是最挑戰醫師睿智的問題:「單單使用中藥可否控制或消滅體內的癌細胞?」。癌症復發或轉移的患者,最希望得到正面的回應,因為他們之前嘗試過的西醫藥方法已經失效。可是,中醫藥的療效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癌細胞的惡性程度、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還有患者的年齡和體質等,很難一概而論。
中西醫互補療效更佳
以上三條問題反映兩個有關癌症治療的現象。第一,癌症是一種現今醫學科技沒有絕對把握控制或根治的疾病,以致患者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覺,渴望能夠為自己身體多做一點「調養」,以求安心。第二,中醫藥在「重西輕中」的香港,仍處於「另類治療」的位置。大部分癌症患者在求診中醫前,已接受過手術、化療或電療。當他們感到西藥的療效停滯不前,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無助時,便抱著儘管試試的心態求診中醫。其實,中西醫藥在整個癌症治療過程中,可以發揮互補的作用。若患者對此有多點認識,中醫藥可以更早介入,為他們帶來最好的療效。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