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防治失眠良方

早前衛生署一項調查發現,本港約有兩成受訪者在一個月內曾失眠三次。精神科醫生指,女性因受荷爾蒙變化或壓力過大的影響,較易有失眠問題,若果病情持續,建議患者及早求醫。中醫亦指,飲食失衡、血虛、脾氣煩躁等人士,亦有較大機會出現失眠問題。

精神科醫生方日旭表示,失眠徵狀包括難以入睡、經常甦醒、醒後難再入睡,以及睡眠質素差等。而長期失眠一般指病人一星期中有多於三晚有睡眠問題,且情況持續逾三至四星期。不同的醫學研究發現,女性較常出現失眠問題,方醫生指,這可能與女性生理期有關。由於女士每月的荷爾蒙均有調整和變化,故或會影響睡眠質素,加上現今女性身兼多職,以致壓力過大,容易受情緒困擾,因而影響入睡。此外,女性亦較男性容易患上情緒病或焦慮症,而失眠正是部分情緒病或焦慮症的徵狀。故建議大家宜多關注失眠問題,如情況持續,應盡早求醫,方為健康之策。

康德堂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彭愉康指出,有數個誘因導致失眠。第一,飲食失衡:腸胃長期處於飽脹的狀態,會影響睡眠。第二,血虛型的失眠:此為血生成不足,未能養心,因此失眠,這種情況常見於產後婦人及年老久病的人士。思慮太多的人,亦容易傷及脾臟。脾臟是生血的腑臟,故傷脾同樣會導致血虛性失眠。第三,脾氣煩躁且心火盛:此類人易致肝氣鬱結,從而擾動心神,使睡眠不穩。第四,行房過度:睡前過度的性行為,以致虛耗腎陰,容易失眠。

彭醫師續指,中醫入藥治療失眠必先對症下藥,如果失眠因腸胃不適引起,可使用山楂、神曲。血虛失眠需要補血,應用龍眼肉、大棗補血,而龍眼肉亦有安神作用。肝火盛的失眠患者,建議使用龍膽草、黃芩、柴胡。最後腎陰虛的患者可用生地、山藥、百合。以上的中藥具有針對性,因此在用藥之前應該先徵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

此外,穴按亦是治療的良方,以下四個穴位對醫治失眠有效。每個穴位宜用手指順時針轉圈揉三十下,按壓的力度以痠脹為度。百會穴,屬督脈,位於頭頂的正中央稍後處。將兩耳往頭頂連成一綫,從鼻梁往上連綫到後腦,兩綫交叉點就是百會穴。印堂穴是經外奇穴之一,位於面部,兩眉頭連綫中點,能清頭明目。針對肝火旺盛,可按太衝穴,太衝穴屬肝經,位於足部的背側,大拇趾與第二隻趾的中間。要補血,則應按三陰交穴,此穴屬脾經,位於腳內踝上直上三吋,約四指幅寬,具有健脾益血及安神的作用。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劉家妏認為,於日常飲食上稍作調整,有助改善失眠問題。奶類製品如牛奶、芝士、乳酪等,均含有豐富的色氨酸成分,可幫助患者入睡,但建議大家,宜選擇低脂或脫脂的奶類產品,以減少吸收過多熱量及脂肪。維他命B雜能令身體更易攝取色氨酸,且具減壓作用,當中以五穀類食物、瘦肉、吞拿魚、深綠色蔬菜及香蕉含量較高。多進食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糙米、麥皮、番薯等,可提升腦部的血清素,有助放鬆神經、穩定情緒及改善睡眠質素。此外,建議市民於臨睡前應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神經系統。吃得過飽或進食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亦會影響睡眠,故大家應多加留意。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