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胃酸倒流易致食道腺癌,患者應定期檢查及改善生活習慣

本港約有4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胃酸倒流,近年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但因症狀輕微,很多時會延誤治理,有外科醫生指,胃酸倒流有機會併發巴洛氏食道症,患者食道細胞會出現變異,罹患食道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0倍以上,由於病變期平均長達六年以上,患者及早求診可減低演變至癌症的風險。本港每年有逾4,000宗胃酸倒流新症,較10年前飆升近3倍,患者多為30至50歲人士。外科專科醫生鄺國雄指,約有1%胃酸倒流病人會併發巴洛氏食道症,即其中一種癌前病變,再演變至食道腺癌的風險為0.2%至2.1%。患者主要因胃酸長期倒流刺激食道,令食道發炎、赤紅、潰瘍及食道管腔纖維化狹窄等,基於身體自我保護機制,長期受損的食道黏膜細胞會出現明顯變異,顏色較正常細胞更紅,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有機會演變成食道腺癌。

鄺國雄指,有一名47歲任職金融業男病人,多年來也受胃酸倒流問題困擾,他經常食消夜、飲酒及煙不離手,直至惡化到出現食道阻塞等食道腺癌病徵才求診,估計出現病徵的時間長達六、七年,但患者因一直未有求醫,又沒有改變引致胃酸倒流的生活習慣,最終演變成癌症。胃部及食道末端相連位置有一組環形括約肌,當其變得鬆弛後就不能抑制胃酸,並倒流至食道,鄺國雄指,胃酸倒流初期症狀與食道炎相似,都會出現「火燒心」、食道有異物感覺等,經常飲用咖啡、濃茶及酒精類飲品,都會刺激胃酸分泌,加劇病情;若患者感到食道有阻塞時,顯示食道內至少有75%以上部位的細胞已變異,甚至生長了腫瘤,屆時才求診已經太遲。鄺國雄表示胃酸倒流患者應定期接受胃食道鏡檢查,並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例如戒消夜,少飲酒、濃茶及咖啡等,若已患上巴洛氏食道症,或需切除細胞變異位置,再以藥物或手術等方法解決胃酸倒流問題,避免食道持續受到傷害。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