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是本港婦女五大癌症之一,過去兩年在瑪麗醫院接受陰道鏡檢查的近3,000名婦女中,有逾一成人被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癌前病變。有醫生指,子宮頸癌癌前病變並無病徵,籲25歲以上已有性行為的婦女定期檢查。港大婦產科名譽臨床副教授譚家輝表示,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個案,是由經性行為感染的人類乳頭瘤狀病毒(簡稱HPV病毒),誘發子宮頸細胞病變而成。譚指出,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前,會經歷癌前病變,意即患者的子宮頸細胞出現異常變化,可分低級及高級兩種,前者只有最表面的細胞出現病變,後者出現病變的細胞已入侵子宮肌膜,延醫隨時演變成癌。
然而,子宮頸癌癌前病變並無病徵。瑪麗醫院婦產科06至08年間為近3,000名接受子宮頸檢查後懷疑患癌的婦女,進行陰道鏡檢查後,發現當中400多名無病徵婦女已出現癌前病變,將病變組織切除並作化驗後,更證實其中13人確實患癌。事實上,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本港06年每10萬名婦女中便有9.4人患子宮頸癌。譚呼籲,25歲以上並已有性行為的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查(又稱柏氏抹片檢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利用電圈將病變組織切除,以免演變成癌症。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