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奧運,北京以為會帶來巨大的旅遊收益,甚麼面向世界,讓全世界人認識中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今次北京花上不可估計的人力物力,但分分鐘會因加得減,旅遊業在奧運之前,即面臨一個小寒冬!據調查顯示,今年首五個月,北京、上海這兩個中國南北大門,入境遊客數字竟然全面報跌!相比去年同期,北京少了百分之十五,上海更是插水式的下跌了百分之二十!而酒店入住率方面,五星級酒店不及八成,四星級的竟不足百分之五十!在萬眾矚目的奧運年,這個狀況真的有點出人意表。其實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集體錯誤期待,全世界遊客都會以為,在奧運舉行前後,中國旅遊一定火紅熱爆,誰會將自己的寶貴假期往人堆鑽?這種情況以往也在其他奧運城市出現過,但情況沒有北京那麼嚴重而已。目前中國旅遊面對的,其實是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天災—不用多說,一場四川大地震,令半個中國的旅遊業陷於癱瘓!大部分外國遊客到中國的行程都是「東入西進」,先在沿海城市享受大城市的繁華便利,再到西部城市欣賞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大地震過後,中國旅遊痛失半壁江山,遊客自然興趣大減!人禍—藏獨、疆獨的滋擾已經令遊客卻步,再加上奧運的保安問題,北京收緊了對外國遊客的簽證條件,這樣麻煩,誰還有興趣過來旅遊?最要命的,是那沒完沒了的宏觀調控,令人民幣的匯率愈調愈高,再加上高通脹,中國旅遊業已經優勢盡失!
奧運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崛起,也可能是國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是得是失,暫難斷言。但在這樣嚴峻的情勢下搞奧運,不但沒有「沖喜」效果,更隨時可能得不償失,出醜人前,半點都不能輕忽。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