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流感高峰忽然勤運動更易死

流感高峰忽然勤運動更易死
研究﹕適量運動死亡率降三四成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一項針對流感的研究發現,適量運動確可減低流感死亡率,但在流感高峰期才「忽然」勤做運動,反會使死亡風險增加,正面效果亦跟適量運動相差逾10倍。專家則呼籲長者避免在流感高峰期過度運動,亦切勿吸煙、喝酒。

港大醫學院由1998年起,收集了本港約2.4萬個30歲以上人士的死亡個案,以問卷方式向家屬調查死者的背景和運動習慣等。港大醫學院副教授黃浙明表示,每年2月至4月的9個星期為本港流感高峰期,他們發現每月運動1次至每周3次的人,在此段時期的死亡風險比完全不運動的人低29.5至37.4%,而65歲以上的長者更可把死亡風險降低達40.9%。

引發心血管病死亡率升0.6%

研究亦指出,每周運動4次或以上效果反而不佳,相比完全不運動的人,死亡風險只下降2.6%,而因流感引發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率,更上升0.6%。

黃浙明解釋,一般而言,運動愈多對身體愈有益,但過度運動會使身體暫時疲勞,需要時間補充身體元素,其間免疫系統會暫時「被犧牲」,令身體易受感染。他指出,有研究顯示,即使是運動員,在激烈運動後亦需72小時才能讓身體完全回復(見另稿)。

吸煙飲酒運動益處減半

衛生署建議市民每天做運動,但黃浙明指出,有關建議未考慮流感散播情,一般大眾尤其是長者,在流感高峰期應有充足休息,避免運動過度。香港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系主任林大慶則補充,吸煙和飲酒會使運動帶來的益處減半,應盡量避免。

林大慶指出,現時未有足夠數據推斷,過度運動會令人易於患上流感以外的疾病,但可能性的確存在;本港每當流感潮爆發,死亡率亦會上升,估計每年有逾千人死於流感。

流感高峰忽然勤運動更易死圖片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