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父母學堂] 兒童看中醫有甚麼需要注意?

沒有統計數字,也同意向中醫求診的人數不斷上升,不只成年人,小朋友亦是常見求診者之一。身為家長,當然希望子女在有病的時候盡快康復過來。究竟小朋友在接受中醫治療時,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於兒童看中醫這個問題,中醫學博士崔紹漢認為,必須先了解兒童的生理特點。「兒童的臟腑嬌嫩(臟腑仍未充分成熟)、形氣未充(形體氣血未充實),亦因此易招致疾病;與此同時,他們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說明其身體正在發育成長中,中醫兒科學用陰陽理論總結小兒的生理特點,認為他們陽氣偏盛,陽主生長向上,使發育趨旺盛。」他表示,兒童「發病容易、傳變迅速」,即易生病,而且一病可以很嚴重;但他們「臟氣清靈、易趨康復」,臟腑修復能力強,較少受七情傷害,可以很快地康復過來。

他表示,根據中醫學理論的歸納,兒童有「三有餘」和「四不足」,三有餘是指陽常有餘、肝常有餘和心常有餘;四有不足是陰常不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和腎常虛,為兒童發病基礎,因應兒童這些生理特點,透過中醫藥的方法把有餘的「清」,不足的「補」。

舉例說,肺常不足,易受病毒入侵而患上呼吸道感染、鼻敏感,或一些流行性疾病;肺合皮毛,肺臟功能欠佳,有皮膚疾病的機會較多,所以濕疹、麻疹在兒童身上十分常見。又如脾常不足,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吸收水穀精微,是生長發育之源,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靠脾胃運化正常。兒童脾不足,會有腸胃疾病或徵狀,如嘔吐、腹痛、食慾欠佳或易飽滯,時被飲食所傷。

另一是陽常有餘,兒童的新陳代謝較快,當遇上一些熱性疾病,如發熱,會迅速形成高燒,中醫講求陰陽平衡,陽氣過盛,陰氣不夠,很難平衡陽氣,當身體發熱(發燒)時,陽氣會上升得很快。「還有,中醫說的心是指情志,兒童的智力處於不斷發育的階段,但心常有餘,神氣怯弱易受驚嚇,難怪他們會被小事嚇到大哭大叫。腎常虛,腎為先天之本,腎虛則稟賦不足,體質虛弱,甚至有先天疾病。腎主骨主發育,有腎虛的小朋友會長得矮小、瘦弱,甚至有遺尿問題。」

兒童適合接受哪些中醫的治療方案?他指出,一般的外治法如外塗藥物、敷貼、滴耳、點眼、塞肛等,常應用在兒童身上。另一是天灸,針對免疫系統疾病如鼻敏感、氣管敏感、哮喘等,這些病與肺常不足有關;脾常不足的腸道敏感症,亦可透過天灸治癒。外治法也包括小兒推拿,此屬於中醫學上重要的範圍,當中包括捏脊療法,用手法捏拿兒童的脊柱旁的肌膚,達到改善腎脾胃功能、幫助生長發育的好處。

至於針灸,需要維持一個固定姿勢,兒童一般好動,針灸時周身郁有可能帶來危險,但他們可以接受三菱針快速刺四縫治療(即將針刺在手掌4 個手指隙縫),具有清熱除煩、暢通百脈、調和臟腑,適應厭食積滯的脾胃病。其他的舌針、頭針等傳統針灸;刮痧,或薰眼法(用熱水敷眼,具消炎作用),兒童都適合採用,惟進行外治法時,必須確保在兒童完全受控的情況下使用,對兒童最為安全。

除了外治法,內治法亦十分普及,以食療為最常見。「兒童因對藥物的代謝未臻完善,因此認為他們要將藥量分開使用。舉例說,原本一天只服一至兩次藥,兒童可改為一天內在不同時段服用(可分成3 至4 次),而藥量需根據身形作加減。」

他提醒,對中藥的選材要謹慎。小兒陽常有餘,身體偏熱,熱性藥如附子、乾薑不宜多用。苦寒的藥如黃蓮、黃芩、石膏等都要慎用,因為這些苦寒藥用得愈久或過量使用,有機會損傷脾胃,令原本脾常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再由於陽氣正盛,小兒毋須刻意補氣、補陽,北芪、人參、黨參、靈芝、冬蟲草等應避免。

雖然小兒腎常虛,但強力補腎藥如鹿茸等切勿使用,否則有機會影響其體內賀爾蒙的平衡。「兒童的陰常不足,飲用沙參、玉竹等滋陰中藥材煲的湯水很合適;竹蔗、馬蹄和茅根(清熱)及赤小豆(袪濕)的湯水都可以。如需要健脾,使用平性健脾藥食療如雲苓、白朮、淮山、扁豆便足夠。」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