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海洋公園「海洋奇觀」引入吞拿魚

開業三十三年的海洋公園  近年積極擴建,並引入新品種魚類及海洋生物,為配合明年初開幕的全新水族館「海洋奇觀」及二○一二年下半年開幕的「冰極天地」,海洋公園引入二百八十條吞拿魚、逾千條珊瑚魚及五十三隻企鵝作觀賞及保育教育之用,十條吞拿魚在運送途中死亡,約四百條珊瑚魚遭傳染病奪命,兩隻企鵝因病死亡。

海洋公園的海洋館陪伴港人多年,到明年一月將有全新的水族館「海洋奇觀」與遊客見面,面積是現有海洋館四倍,水深達十一米,展出四百種魚類,數目超過五千條。

配合發展,海洋公園從日本  引入約二百條杜仲吞拿魚及八十條太平洋藍鰭吞拿魚,公園稱,引入吞拿魚主要出於保育教育的考慮,本港市民較少機會接觸到食桌外活生生的吞拿魚,讓遊客親眼觀賞,有助增加其保育意識,同時亦能將品種及飼養技術帶入新的層次。

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黎耀南表示,從籌備到運輸大約準備了兩年,該批杜仲及藍鰭吞拿魚是從日本漁民協會「拯救」回來的,這批吞拿魚本作食材送往魚市場出售。

可惜,合共二百八十條吞拿魚在抵達海洋公園進行監察期間,約有十條因未能承受運送過程壓力而死亡,約佔總數少於百分之三點六。

四成珊瑚魚染病亡
除吞拿魚外,海洋公園亦於今年十月引入近千條珊瑚魚,分別為鑽石蝶魚及黃線蕃薯魚,該批珊瑚魚將放於淺水處飼養,以盡量貼近其原有棲息地。珊瑚魚較脆弱,對水質要求較高,這批珊瑚魚在送抵公園前,大部分感染了一種在珊瑚魚身上十分普遍的寄生白點病,經醫治後,只能救回六成。

雖然海洋公園表示引入新品種魚類是為了保育教育,但世界自然基金會  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杜偉倫指出,地中海和澳洲  以南的藍鰭吞拿屬極度瀕危,海洋公園由日本漁民手上「救回」的太平洋藍鰭吞拿,未有國際保育聯盟評級,但都屬過度捕獵,認為引入八十條,數量太多,他說:「是否一定要買咁多?始終漁民都是由海中捕獲,變相鼓勵有關做法。」

他又指,藍鰭吞拿和企鵝等海洋生物,最理想是在野外生活,現放在人工環境內飼養,雖為教育用途,但亦未必是動物最佳生活環境,海洋公園不應過量引入,要平衡教育和動物在野外生活的權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