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穩中求勝務須把握時機積極推動會展三期擴建

(明報)10月21日星期二05:05
【明報專訊】歐美直接入股,國有化一些主要銀行,使這些銀行不致倒閉之後,除了信貸市場稍見和緩,整體情况未見顯著好轉。就本港而言,多個亞洲國家被列入「高危」名單,內地經濟增長顯著放緩,藍籌大公司中信泰富  也在外匯投資虧損巨大。連串事態,說明金融海嘯的具體影響呈日漸逼近之勢,政府除了謀定而動,也要利用時勢,把握時機,積極推動解決會展中心第三期擴建的問題,增加本港會展業的競爭力,為本港經濟創造較好的發展條件。

10國「高危」亞洲佔一半

瑞士  瑞典  韓國  斥巨資救市

美國  仿效英國  ,直接入股銀行,銀行同業之間拆息雖然有回落,但是歐美銀行和金融機構仍然狀况連連。例如瑞士政府斥資600億美元  ,入股瑞士銀行(UBS AG),接收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問題資產;荷蘭  政府向該國金融業重鎮荷蘭國際集團(ING)注資100億歐元,助其渡過難關;瑞典政府則宣布推出總值逾2000億美元穩定市場方案,幫助金融機構渡過全球金融危機。本港其中一個近鄰韓國,亦加入救市行列,動用1000億美元,為銀行提供外幣貸款擔保,又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300億美元流動現金。

除了韓國救市,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級機構和一些投資銀行,近期所發表報告,都指東歐和亞洲一些新興市場,基於借貸比率過高,在全球緊縮信貸之下,已經出現「險情」。其中10個國家列屬「高危」,亞洲佔一半,除了韓國,還有巴基斯坦、印度  、印尼  和菲律賓  。當然見險情、屬高危,不等於會有事發生,但是所顯現山雨欲來風滿樓氛圍,只要一日未解除,都會使人忐忑不安。

中國明年GDP保8%

經濟形勢吃緊

昨日,中國發表最新經濟數據,顯示首3季經濟增長繼續放緩。今年首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增長9.9%,增速大大低於去年同期修正後的12.2%,也低於2007年全年修正後的11.9%和2006年的11.6%。至於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則降至9%,是2003年SARS  以來的最低增幅,同樣大大低於去年同期修正前的11.5%,也低於今年第一季度的10.6%和第二季度的10.1%。

近年,本港經濟依存於中國大陸的程度,愈來愈高,大陸經濟對本港的影響,已經超過美國,大陸經濟在主要出口市場陷於低迷景况下,未來兩三年都要在逆境中掙扎。例如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預計,中國明年經濟增長會有8%至9%。相對於美國和歐洲可能出現衰退,中國的增長還是十分可觀,不過,中國國情與歐美不同,中國的粗放型經濟形態,勞動密集,吸納大量農村剩餘人口工作,如果8%經濟增長都守不住,將導致大量人口失業,會產生諸多社會問題,甚至衝擊社會穩定。所以,中國增長保8%,其實顯示經濟形勢吃緊。

近日,金融海嘯的影響,在本港逐步浮現,零售連鎖店U-Right、泰林先後倒閉,港商合俊玩具在東莞結業,百靈達關閉在深圳  的廠房。連藍籌大公司中信泰富,因為購買了槓桿式外匯合約,最終可能要虧蝕逾150億元之巨。這一連串事態之中,中信泰富發出盈利預警的原因,較使人擔憂。

中信泰富經營管理,一向予人印象穩健,他們因為收購西澳洲  鐵礦,簽訂若干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其中一些外匯產品,是金融創新之下的衍生工具,在市場穩定之時,可以對冲減險,但在市場波動時,這類投資的高風險就顯露出來。例如中信泰富的買賣合約規定,其盈利達150萬至700萬美元,則中止合約,但如虧損則沒有停止機制,要每月接收澳元,也就是說,中信泰富要一直虧蝕下去。澳元兌美元數月內已經暴跌接近三成,中信泰富因而錄得巨額虧損。市場人士認為,需要以外幣作對冲的公司,在金融風暴下難免遭到虧損,這樣的話,本港有多少公司可能會面對類如中信泰富的情况,值得關注。

行政長官  曾蔭權  、政府官員(包括政務司  長唐英年  )、滙豐銀行  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等重量級人士,近日在不同場合都異口同聲說最壞時刻未到。他們所發「預警」,肯定不是說9月份失業率掉頭回升0.2個百分點至3.4%,而是一些使人驚訝的爆煲狀况。究竟是些什麼,現在還未見端倪,市民只能做好風險管理,沉着應付。

社會主流救經濟

擴建阻力或可解

由於金融海嘯對本港構成多大破壞,哪些環節需要即時救助,目前仍難知曉,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以「穩中求勝」方針,未見大動作,在此背景下可以理解。但是希望他所領導的經濟機遇委員會,日後並非僅只放眼外地,也要因應本港實際情况,掌握機遇,加強本港一些產業的競爭力。

例如,本港要維持國際會展中心地位,就要改善自己的條件,其中一項就是要增加會展的展覽面積,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就此只有寥寥數語,說政府及貿發局正積極考慮在會展中心現址附近進行第三期擴建。關於會展擴建,延宕日久,再拖下去,肯定會削弱本港會展業的競爭力,政府宜趁此經濟低迷之際,盡早提出方案諮詢,在社會主流要救經濟的大前提下,過去幾年一些阻力(例如抗拒徵用灣仔運動場)可能不會再那麼強大,問題是:政府有沒有決心推動?社會有沒有共識去加強香港經濟的競爭力?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