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轉載)重新發現香港的街道(梁文道)

我每一個月都起碼花一個禮拜呆在北京,這個陳冠中口裏最有趣的城市。可是坦白講,直到今天,我還是沒辦法完全領略北京的妙處。

沒錯,北京是全國的文化首都,聚了各式各樣有趣好玩的人物,梳辮子的、剃光頭的,樣樣不缺。沒錯,北京總像一個蓄勢待發的大工地,隨時要出現甚麼好玩的事情。然而它就是缺了一點甚麼,就是那點東西,讓我不能毫無間隔地進入北京的肌理。

和香港比較一下,你就知道北京缺的那一點是甚麼了,那就是街道,可以行走可以遊可以隱的街道。從前的北京不是這樣子的,從前的北京固然有寬闊得只合檢閱部隊使用的長安大街,也有全世界最大因而也違反人性尺度的廣場,可當年它還有窄街與胡同。

然而如今的北京卻為縱橫的路所切割,無論往哪兒都要坐車,而坐車其實也就是堵車。

北京已經變成一座不宜行走的城市,如果勉強行走,難免會惹來一身塵土,彷彿是漸被沙漠侵蝕的孤島綠洲。

我城香港,其實是個很小的城市,它的市區面積甚至比不上北京和上海的一個區;偏偏人人都說它是座國際大都會。它怎可能同時既小且大呢?關鍵就在它的密度了。從旺角開始,你若沿着筆直的彌敦道向海前行,一路上都能看到海港對面的「中環廣場」,那棟其實位處灣仔的高樓看起來如此之近,幾乎就像天安門廣場的最南端到故宮以北的景山那麼近。

不過這條彌敦道要是仔細走下來,一天絕對走不完,因為它的兩旁隱伏了太多街巷,靠右可以走到砵蘭街看夜場燈招的五光十色,靠左是西洋菜街附近數不清數目的電器行與波鞋店。再往下走,還有上海街的廚具、廟街的小販、佐敦的「助聽器」唱片行、加連威老道的本土時裝……。

香港就像一具古人珍愛的多寶盒,尺寸雖小,然拉開一層又是一層,納須彌於芥子;人在其中,竟然很容易就忘了這本是一片多麼狹窄的地面。

由於空間的密度如此之高,香港人全都成了最擅於計算效益的設計師。在家,主婦懂得怎樣把一切雜物不露痕跡地收納在假天花和組合櫃裏;在街,商人曉得如何將招牌懸在五樓的窗台外引人耳目。

如此密集,如此緊湊,於是在香港逛街就是一種可以很花時間很花工夫的運動了。家裏太狹小,香港人都愛往街上跑,而上街靠的多半不會是私家車,所以香港人的運動量其實很大。

或者這就是香港人均壽命長度名列世界前茅的原因了。明明生活得這麼緊張,壓力這麼大,但我們卻比舒散悠閒的西班牙人還長命,你說奇不奇怪?

[本帖最後由joan_minako 於2008-6-513:43編輯]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梁文道

TOP

香港人始终都是習慣港式生活模式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