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國際] 美選總統 鬥搶中間選民

(星島)8月27日星期三06:30
(綜合報道)

昨日開始的美國 民主黨 大會,預定在當地時間星期四正式通過提名奧巴馬 和拜登出選總統。奧巴馬受到共和黨對手麥凱恩的節節進逼,近日民調顯示兩人打成平手,原先看似強弱懸殊的選戰,又變成甚具可觀性。

  共和黨布殊 政府民望低企,造就奧巴馬成為下屆總統大熱。麥凱恩卻迎頭趕上,其中一個原因,是共和黨選舉機器連番以負面廣告狙擊奧巴馬,包括把他的名字混上回教色彩等,當中最具殺傷力的打擊,則是希拉莉 與奧巴馬角逐民主黨提名時的「夜半三點鐘電話」廣告有異曲同工,就是針對奧巴馬缺乏管治經驗,在緊急關頭難擔負總統身為三軍總司令的重任。

  奧拜配圖遮蓋短處

  本月剛過了四十七歲生日的奧巴馬,在華盛頓 的參政經驗,只有三年多的參議員。由籌款角逐減少對利益團體的傳統倚賴,到參選言行,都擅長以清新面目一洗華府政治交易作風,符合選民求變心態。這個「政壇新秀」的形象,也容易遭對手凸顯其經驗不足的問題。

  奧巴馬挑選了六十五歲的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拜登做副手,開拓藍領和天主教選民票源還在其次,主要還是彌補自己華府和外交經驗的不足。三十五年的參議員生涯,令他在參議院年資排行第六,這位華府老手摸透了華府運作,也充分掌握國際政局,俄羅斯 與格魯吉亞兵戎相見,他第一時間飛去當地掌握第一手資料。

  拜登不但外交反應敏捷,口舌同樣便給,他活用英語文法入門來揶揄共和黨初選中的朱利亞尼 言必九一一 ,就很「抵死」。他可以迅速還擊共和黨的攻勢,缺點是曾經口沒遮攔得罪選民,這方面自己已經意會到要多加約束。

  論年少得志,拜登比奧巴馬更早,三十歲已經做參議員,四十四歲時已經首次參加民主黨總統初選,當年他的演辭被揭發抄襲英國 工黨黨魁金諾克,最後又被揭發誇大學歷而退選。他有甚麼把柄,在二十年前已經被挖清,近年唯一要澄清的利益衝突,是自己接受信用卡集團的政治捐獻。

  麥凱恩同屬中庸派

  他和奧巴馬相似之處,是兩人都白手興家,在參議員中都屬於不那麼有錢的一族,因此有大條道理形容自己了解中產情況,不若麥凱恩富有至不知道自己擁有幾個物業,藉此攻擊共和黨偏幫有錢人。

  此外,兩人都抱有團結國人減輕黨派分化的理念,中和民主黨的自由派色彩。上屆總統選舉民主黨凱里物色副手時,拜恩向他建議的人選,是共和黨的麥凱恩。當年麥凱恩屬於共和黨內失勢的中庸派。

  民主黨內的自由派,不會投票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現在要爭取的,是中間游離選民,令今年的美國大選,極可能變成是爭奪中間選民的角力。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