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國際] 李明博脫離民情嘗惡果港府慎防失聰重蹈覆轍

(明報)06月09日星期一05:05AM

【明報專訊】6月3日是韓國  總統李明博就職100天,但其支持率卻由當選後的52%,急跌至僅有21.2%,暴跌之快,是歷任韓國總統所罕見。李明博挾極高民望當選,以CEO(行政總裁)治國為口號,風

頭一時無兩,但上任後處理美國  牛肉入口風波及國內經濟不景問題不力,被國民指摘「把總統和CEO混淆」、「唯我獨尊、脫離民眾」,這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值得全世界的從政者,特別是在副局長風波中弄至一團糟的特區政府  借鑑。

連向來立場較親李明博的韓國《朝鮮日報》,在李明博就職100天也刊出政治漫畫,內容是﹕李明博在書桌上苦思自己100天來的成就,想來想去,只想到曾協助民眾把阻礙行人道的電線杆搬走,以及就一宗綁架案閃電走訪警署。漫畫盡顯李明博的無能形象。

到底李明博的管治出了什麼問題?

李明博曾在韓國現代集團任職30年,僅入職12年就晉升至行政總裁,被譽為「打工仔神話」。棄商從政後當選首爾  市長,並以其CEO的管治作風,強調務實果斷,重整巴士路線、綠化都市,經典之作是拆除高架路復修清溪川,紓緩熱島效應,其著作《CEO治國》更一紙風行。他在競選時提出的「747」口號(任期內實現7%經濟增長、人均收入突破4萬美元  、進入世界7大強國之列),更被國民高度稱許,結果高票當選總統。

但當選後卻接連出現問題,包括提名的內閣成員涉及炒地產醜聞,被國會否決任命;委任自己競選時的參謀及當首爾市長時的舊部擔任要職;上台後即承認747口號可能要數年後才兌現,被指違反承諾;物價飛漲,民怨沸騰,國民收入減少,但政府束手無策;而令他民望跌進谷底的最重要因素是,李明博無視民眾反對,恢復進口美國牛肉,結果引發國內大規模示威。

請好好聽取國民的意見

李明博不是政壇新丁,出任首爾市長時亦有實質政績支持,為何當選總統後,卻變得如此不濟?傳媒及學界分析,李明博的CEO治國理念,既是優點,同樣是巨大的隱憂。

《朝鮮日報》的民調其中一條是,「如果與李明博相聚十分鐘,你最想提出什麼國家政策問題」,結果有多達32%受訪者選擇「請好好聽取國民的意見」。有分析指出,李明博對自己的「CEO成功故事」引以為傲,處處顯示出「只有我行,別人不行」的態度,將總統和CEO的角色混淆,不聽民意。例如在輸入美國牛肉一事上,李明博的決策就像企業老闆般,一人說了算,獨斷獨行,違背多數民意。

事件的教訓是,為政者無論過去的成就有多高,無論民望有多高,一旦手握權力,仍須緊記「人民最大」,不能一朝得志,就對民情民意毫無感覺。

特區政府應聽聽民間的聲音

李明博的經典案例,在台灣  也引起討論。馬英九  同樣是高票當選總統、同樣提出「633」政策(經濟增長6%、2016年國民收入達3萬美元、失業率降至3%),藍綠兩派的輿論皆指出,馬英九當選後台灣經濟增長仍未有起色,馬英九須慎防重蹈李明博的覆轍。

至於李明博的案例對香港啟示,則更加明顯。

曾蔭權班子在上任後一直民望高企,2007年連任後,改由陳德霖  出任特首辦主任,亦一直無風無浪。但委任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一事卻鬧出嚴重風波。特區政府就像以「CEO治國」自居的李明博般,當任命被指「親疏有別,拉幫結派」後,卻沒有痛定思痛,反而失去反思能力,即使民情愈來愈洶湧,仍然獨斷獨行。結果,要在傳媒連日追問下,副局長才公布放棄外國護照,但仍然拒絕公布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具體薪酬,特區政府的反應明顯與民情極為脫節。

《朝鮮日報》的社論對李明博提出嚴厲的「忠告」﹕「如果不能正確了解國民內心,只會事事違背國民的心意,如果因此而失去國民的信任,就會喪失推進國家大事的動力……現政權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傾聽民意的『耳朵』。」

在委任副局長及政府助理一事,香港特區政府現今最需要的,就是傾聽民意的「耳朵」。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