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港股雖再創新高,週三早段一度跟隨外圍高見24,283點,惟動力不足且阻力重重,始終未能一舉突破,全周微跌1點,收於23,982.61點,平均每日成交908億元。
H股指數方面,全周上升150點或1.05%,收報14,489。
「港股直通車」一拖再拖,但綜合市場消息指,措施可望兩個月內推出;《中國證券報》引述官方消息指,可能在原有試點城市即天津外,加入北京、上海、廣州等共4個試點城市,而除中國銀行(3988-HK)外,工商銀行(1398-HK)和建設銀行(0939-HK)亦會加入;至於港股直通車的入場費,則由10萬元人民幣調高至30萬元人民幣。
交通銀行(3328-HK)旗下交銀國際副董事長譚岳衡表示,公司已申請於北京設立試點,為內地個人提供資金自由行、投資港股的服務,但未知悉有關方案要延遲,現有待有關方面將整方案完善後才作公佈。
中國人民銀行週四宣佈,由9月25日起,將存款準備金率調高0.5個百分點至12.5%,為今年以來第7度調整;大行普遍預期,年內人行仍會進行加息及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收緊措施,惟料對中資銀行的流動性影響不大。
新股消息方面,德普科技(3823-HK)週四首日掛牌,全日收報1.35元,較招股價1.3元高3.85%,全日高位報1.53元,最低見1.31元,成交2.03億股,涉及金額2.85億元。
新股熱潮9月重臨,打頭陣的分別為中國焦煤與焦炭生產商恆鼎實業(1393-HK),以及由大成生化(0809-HK)分拆上市的大成糖業(3889-HK),兩股的國際配售反應不俗。
此外,遠洋房產及群星紙業(3868-HK)將於下週一(9月10日)展開路演,後者擬引入新世界發展(0017-HK)主席鄭裕彤及兩家企業為基礎投資者,計及其他至少10隻新股9月內公開招股,集資逾300億元。
A 股新股方面,據市場消息指,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已通過批准建設銀行(0939-HK)首次公開發行A股申請;建行擬發行不超過90億股A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3.85%;建行希望A股發行價,能高於原定的5.8-6.2元人民幣範圍,預計將於9月26日上市。
中證監發審委將於下週一(10日)審核中海油田服務發行A股申請;據公司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8.2億A股,發行後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所得款項計畫用作建造船舶及鑽探設備,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據外電引述消息指,四川成渝高速公路(0107-HK)正計畫進行A股首次公開募股(IPO),並於明年第一季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若審批順利,四川成渝最快明年1月掛牌。
中國遠洋(1919-HK)公佈,向中遠集團發行A股,以收購中遠散運、青島遠洋及深圳遠洋全部股權;目標資產的總交易對價為346億元人民幣。
企業新聞方面,東航(0670-HK)公佈透過發行H股新股,引入新加坡航空及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淡馬錫,為策略股東,禁售期3年;東航大股東東航集團為保控制性股權,亦斥資41.82億元認購東航新股,最終令東航配股集資額高達113.43億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佈,已於昨日通知港交易,動用外匯基金帳戶增持港交所股份至超過5%,持股量增至5.88%,相當於市值99.4億元,成為港交所最大單一股東。
據消息指,港府昨日共斥資達24.4億元,購入1,571萬股港交所股份,每股平均價155.4元;該批股份約佔港交所1.47%股權,等同昨日港交所成交量63%,反映外匯基金昨日十分急進地購入港交所股份;港交所昨日再創158.7元新高,全日收報158元,大升10元或6.76%。
據外電報導,中石油(0857-HK)與澳洲第2大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簽訂一項15-20年的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協議,中石油每年購買液化天然氣達200-300萬噸;對此,花旗集團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此舉將推高內地的氣體售價。
建設銀行(0939-HK)宣佈,與美國銀行籌建的金融租賃合營公司,已獲得銀監會批准;合營註冊資本45億人民幣。
滙豐控股(0005-HK)宣佈,同意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HSBC Asia Pacific Holdings (UK)Limited,收購韓國外換銀行(Korea Exchange Bank)已發行股本的51.02%,總收購價63.17億美元(約492.7億港元)。
美國維權投資者Knight Vinke資產管理公司發表聲明,呼籲匯控檢視策略,表示計畫與匯控董事會及其他投資者,就匯控的未來方向和管理進行建設性對話。
渣打集團(2888-HK)宣佈,負責亞洲企業管治、集團風險及特別資產管理的執行董事南凱英(Kai Nargolwala)辭任;同時宣佈,集團董事白承睿(Jaspal Bindra)及集團執行董事Gareth Bullock,將會接任南凱英的工作,分別接掌亞洲地區(南韓除外)的增長及管治工作;以及風險及特別資產管理。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副局長高宏峰表示,對於有傳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將作重組,當局並無收到申請或要求;又指,中國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航空領域的政策並沒變化。
瑞銀發表報告,表示在北京訪問了電信業內相關人士後,得出的結論是,決策部門未有就行內重組有統一意見,中央政府也沒有明確推動重組事宜,認為不大可能在未來12個月發生,且可能押後至2009年。
連續10年沒加價的九巴,昨向運輸署申請全面加價9%,成為「可加可減機制」實施以來,首間申請加價的巴士公司;平均每程加0.51元,估計每年額外收入約5億元,冀12月實施。
業績方面,華創(0291-HK)公佈,截至2007年6月底止半年業績,股東應佔盈利37.37億元,增長1.95倍,中期息15仙。
華潤創業董事總經理陳樹林表示,母公司華潤集團旗下的大賣場業務「家世界」,3月時已易名為「華潤萬家」,並交由華創管理,銷售額較高峰期續呈增長;雖然現時未有注入華創的時間表,但相信會屬最快注入的一批資產。
中國交通建設(1800-HK)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6個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7.44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1.5倍,不派中期息。
駿威汽車(0203-HK)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6個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2.93億元,按年增0.4%,派中期息5仙。
盛高置地(0337-HK)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6個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8,444.2萬元人民幣,按年下跌63.48%,不派中期息。
中國電力(2380-HK)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6個月業績,錄得股東應佔溢利6,960.3萬元人民幣,按年跌77.3%,不派中期息。
中國通信服務(0552-HK)公佈,半年股東應佔盈利升92.8%至3.74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業務收入的穩定增長,以及在06年重組上市期間產生了1.0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重估減值,扣除後股東應佔利潤按年增2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