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癌症的相關資料
肺癌再超大腸癌,成本港頭號癌症
本港患癌數字再創新高,肺癌更再度超越大腸癌,成為本港頭號癌症。港府擬於明年底推大腸癌篩檢計劃,局方料有逾27萬人次參與,佔整體合資格者3成,估計需資助約1萬人照腸鏡,可揪出近300宗大腸癌新症。立法會將於下周初討論有關計劃。據醫管局癌症資料庫剛發表 ...
每週運動3小時紓前列腺癌症狀
前列腺癌是港男的第三大癌症殺手;經治療後也會誘發失禁、勃起功能障礙等後遺症,影響情緒。醫生指海外有研究顯示,每週運動三小時,可紓緩症狀,並能降低死亡風險達61%。本港2001至2011年,前列腺癌發病數目共1,644宗,升幅達80%。中大外科學系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 ...
癌症普查及早治療
政府推行的大規模人口癌症篩檢(又稱癌症普查),是指從健康的特定群眾,如某個年齡組,有系統地進行簡單檢測,從而找出已患癌或患癌風險較高人士,以便及早得到適當治療。
癌症是重要的公共衞生課題,而癌症普查是預防癌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推行普查必須符合事實 ...
原因不明的消瘦女性易忽視癌症信號
與男性相比,女性對身體更敏感,出現可疑症狀時更願意去醫院檢查。近日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登載的文章中,費城福克斯切斯癌症中心臨床遺傳學科主任、腫瘤學家瑪麗‧達利提醒女性,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症狀,它們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
原因不明的消瘦 ...
癌症篩檢非百分百準確
預防癌症可分為基層預防及第二層預防,後者包括及早發現和篩檢。及早發現癌症初期的病徵和症狀,有助提早診斷和治療可致命癌症,每種癌症都有其個別的病徵和症狀。
注意身體變化 及早求醫
例如久咳、痰液帶血及咳嗽或深呼吸時感覺胸口疼痛是肺癌早期 ...
每日吃五份蔬果,有效防癌症
纖維屬碳水化合物,不會被人體吸收,主要源自植物性的食物。雖然纖維與女性癌症沒有直接關係,不過高纖食品可增加飽肚感,幫助維持健康的體重。蔬果、乾豆、全穀食品、麥皮、薏米、乾果、果仁、冬菇、金針、雲耳、百合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纖維質。要達致防癌功 ...
怎樣能在早期發現癌症呢?,
一、「腫塊、硬結或硬變」
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於頸部、乳房、腋窩和腹股溝處。那些迅速增大、持續不消的腫脹最是危險。及早就醫,可以有效發現乳腺癌、惡性淋巴瘤等疾病。觸摸腹部時,宜深壓以感覺內臟,一旦觸摸到硬塊,就要高度懷疑是胃、肝、胰 ...
蟾蜍毒液,或可治療癌症
不少武俠小說描述蟾蜍為奪命毒物,但澳洲科學家最近從一種蟾蜍毒液中,卻找到治療癌症新希望。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於當地的海蟾蜍身上發現一種毒液,初步實驗顯示可殺滅癌細胞,但同時不會傷害正常細胞,其中對前列腺癌尤其有效。
澳洲科學家指海蟾蜍的毒 ...
養和擬引入質子治療醫癌症
癌症治療不斷改進,但兒童腫瘤、末期肺癌、腦癌和頭頸癌等癌症仍缺有效治療方法,傳統放射治療有機會傷害正常器官組織,而外國漸普及的質子治療,勝在能集中破壞癌細胞,提高治療效果及減少病人輻射攝取量達五至七成。養和醫院有意在養和東區醫療中心提供該項 ...
坐得時間長,增患癌症風險
長時間坐,不僅會致肥,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研究發現,更會增加患癌風險。每多坐兩小時,患上腸癌和肺癌的風險分別高百分之八及百分之六,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風險更高一成。即使平日有做運動,但坐著的時間太長,同樣受上述三類癌症威脅。
長時間坐不僅致肥,也增加患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