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足口病的相關資料
手足口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咸、不酸。這裡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 ...
觀塘幼稚園爆手足口病
觀塘一所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21名2至5歲兒童染手足口病,爆發後,衛生署提醒市民注重個人及環境衞生。
受影響人士包括10男11女,他們於10月27日起陸續出現口腔潰瘍、發燒及手腳出現紅疹或水泡等徵狀。所有受影響兒童無需入院,全部現時均情況穩定。
衛生防 ...
詳解嬰幼兒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嬰幼兒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臨床診斷
急性發病、發燒,手掌或腳掌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 ...
10種消毒方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非法定報告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燒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河南省疾控中心對預防手足口病常用的10種消毒方法作出了介紹。
蚊蠅:可用5%氯氰菊酯(奮鬥吶)、2.5%溴氰菊酯或其他殺 ...
中藥抗擊手足口病優勢分析
近日,安徽阜陽手足口病疫情牽動人心,北京、天津等地也有病例發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手足口病發生後,成立了兒童手足口病防控指導專家委員會,通過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市中醫兒科專家制定了兒童手足口 ...
中醫防治手足口病配方
★預防方
金銀花6g,大青葉6g,綿茵陳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分兩次服用,連續5~7天。本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化濕之功能,適用於易感人群預防。
以上為3~6歲劑量,3歲以內嬰幼兒可減量服用,6歲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治療方
對付皮膚皰疹:苦參、野 ...
手足口病患兒怎護理?
如果不是重症患兒,一般無需住院觀察,可看門診後遵醫囑回家悉心護理。建議家長在護理過程中可遵循如下九大要點:
1、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直到熱退、皮疹消退及水皰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
2、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 ...
手足口病把握好4個防控重點
1月,冬季雨季濕重,細菌、病毒大量滋生。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發病人數不斷增加,重症和死亡病例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疾控專家表示,傳染性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社會各界應引起重視。而對於眼下高發的手足口病疫情,關鍵要把握好4個防控重點:早發現 ...
手足口病相關知識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發熱1-2天後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為紅色小皰疹,然後常變為潰瘍。口腔皰疹常見於舌、牙齦和口腔頰粘膜。1-2天後可見皮 ...
兒童常見疾病:手足口病
病原體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嬰孩及小童的病毒性傳染病,通常由腸病毒引起,而其中的甲類柯薩奇病毒為最主要的病原體;腸病毒71 型*亦是引致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曾出現個別病例或集體爆發,而多數於夏天及初秋時份發生。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