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慢性腹瀉」勿輕視

所謂腹瀉,需合乎兩個條件,一、排便次數增加,如平時一天一次,現在增至數次。二、便質稀薄、水份增加,排便量增多。腹瀉有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腹瀉多數因細菌感染引起,通常兩週內可痊癒,而慢性腹瀉則是一種較為複雜卻又不能輕視的病症。

慢性腹瀉是指腹瀉持續一段長時間(至少兩個月)也未能康復,或是有一陣子好了,但2 至4 周內又再次發生。註冊中醫師黃賢樟指出,患者以身體虛弱、年幼、老年、有慢性病的人居多,成年人如工作壓力大、長期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情緒波動過大,中醫稱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亦容易出現慢性腹瀉。

其中身體虛弱的人,如屬於脾胃虛弱,包括脾氣虛弱、脾胃虛寒、脾腎虧虛的人更容易腹瀉。「因為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的主要職責有兩個,其一是運化水谷精微,是指脾胃有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功能,即包含現代醫學所指的消化系統的功能。其二是運化水濕,指脾胃有促進水液代謝的作用,在運輸水谷精微的同時,還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運到全身各組織中。如果脾胃虛弱,則消化吸收運輸之功能失職,或水濕停留腸道而出現腹瀉。」一般來說,慢性腹瀉人士的體質多屬於虛、寒、濕這3 種類型。

他強調,中醫治療慢性腹瀉的目標,不僅是要使腹瀉改善或停止,恢復正常的大便形狀與次數,而且還要清除引起腹瀉的原因,以及改善患者的體質,治標又治本。中醫治療慢性腹瀉主要使用內服中藥的方法,由註冊中醫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資料,根據患者在每次求診時的臨床症狀,通過運用中醫理論進行分析,確定所屬證型然後製定相應的中藥處方進行治療。腹瀉常見的證型及處方舉例如下:

濕熱腹瀉——症候:腹痛、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肛門灼熱、身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等。

處方:葛根芩連湯加減(藥物:葛根、黃芩、黃連、金銀花、茯苓、車前草。)

脾胃虛弱——症候:大便時爛時瀉,反覆發作。稍有飲食不慎則大便次數增多,飲食減少、胃脹腹脹、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質淡、苔白、脈細弱等。

處方:參苓白朮散加減(藥物: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砂仁、陳皮、扁豆、山藥、薏苡仁、蓮子。)

腎陽虛衰——症候:每於黎明之前,臍腹作痛,繼則腸鳴而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處方:四神丸加減(藥物:補骨脂、吳茱萸、肉荳蔻、五味子、熟附子(先煎1 小時)、炮薑。)

肝氣乘脾——症候:平素多有胸脅脹悶、噯氣多、胃口差,每因憂思、易怒或情緒緊張而發生腹痛腹瀉、瀉後痛緩、舌淡紅、脈弦。

處方:痛瀉要方加減(藥物:白朮、白芍、陳皮、防風、枳殼、烏藥、玫瑰花。)

除了內服中藥外,還可配合針刺治療(取穴:脾俞、天樞、足三里、三陰交)、艾灸治療(只適合寒濕、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型的患者)、耳穴治療(選大腸、胃、脾、肝、腎、交感穴)和推拿治療(揉按足三里、外勞宮、百會、大腸俞、脾俞),以提高治療腹瀉的療效。他又提醒,腹瀉期間的飲食要特別小心。「飲食宜以低渣、細軟、清淡、易清化的食物為主,如米粥、麵條、爛飯等,可少吃多餐,食物溫度宜溫暖,不宜涼食。同時少食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如糯米製品、南瓜、薯仔、果仁、豆類、芋頭等。另外,別吃冰凍生涼、多渣、油膩的飲食,例如竹筍、韭菜、芹菜、肥肉、煎炸及辛辣的食物等,有滑腸作用的食物如麻油、牛奶、核桃、香蕉也不可多吃。」

至於防範慢性腹瀉的措施包括:

1.加強身體鍛練,增強體質,使脾胃旺盛、中氣充足,則不易受邪。

2.飲食有節制,不暴飲暴食,不食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乾淨,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3.生活起居應有規律,注意調暢情志,保持樂觀心態,避免七情過度,清除緊張情緒,注意腹部保暖。

【藥膳介紹】

葛根車前魚湯

材料:煨葛根15 克、車前草15 克、土茯苓12 克、生薑三、四片,新鮮魚一條。

製作:將所有材料洗淨,魚洗凈後用植物油略煎,然後將所有材料裝入魚湯袋中與生薑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1 小時,湯成去渣,加鹽、植物油再煮沸即成。

用法:一日內可分兩次食用

適用:濕熱腹瀉

陳皮淮山薏米粥

材料:陳皮絲8 克、淮山和制紹實各15 克、炒薏米20 克、大米80 克。

製作:將材料洗淨,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各種材料均爛熟成粥,然後加入油鹽調味。

用法:一日內可分兩次食用

適用:各種類型的腹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腹瀉頻密宜戒壽司、凍飲

「慢性腹瀉」勿輕視圖片1
馬俊豪醫師指內濕是腸胃差的元凶。黃文邦攝
【調理腸胃】
春天的濕原來會影響腸胃,引發腸胃敏感症狀。患者會出現頻密腹瀉,嚴重可每天排泄三、四次,或會加上矢氣多(俗稱放屁)情況,但症狀並非由飲食不潔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馬俊豪醫師指出,「濕性下注」易引致腹痛與腹瀉症狀,患者透過調節飲食「戒口」,避免進食生冷食物,如壽司、刺生、雪糕,並戒掉凍飲有助減輕不適。中醫學認為內濕可導致脾胃差,並影響腸胃消化功能,是引致腸胃敏感而腹瀉的元凶。

花膠等補品難消化

馬說,正常每日大便一次,但患者可以三、四次,「要即刻去廁所」,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困擾。農曆年假期吃得太多難消化食物,如年糕、煎炸或肥膩食物,或是進補過度,如吃得太多花膠等難消化補品,加上近日潮濕嚴重,會增加腸胃敏感發作風險。

馬俊豪指治療腸胃敏感,最重要從根源入手,需保持飲食清淡,要避免生冷及難消化的食物,也可飲用「參苓白朮湯」,有助改善脾虛情況。

記者鍾麗霞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308/19067313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