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懷孕護理] 高血壓或糖尿增「妊娠高血壓」發病率

相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一症知名度稍遜,但資料顯示,此症嚴重個案每100 例孕婦便有4-6 人,而本身有慢性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女性,懷孕後患病機率更會大增20%-40%……

先旨聲明,妊娠高血壓意指孕婦原本血壓正常,但在懷孕20 周後,卻出現上下壓水平高於90/140mmHg 的徵狀。荃灣港安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靳嘉仁表示:「孕婦如早於懷孕20 周發現的血壓偏高狀況,會視為本身患有慢性高血壓一症,不入於懷孕期獨有的妊娠高血壓的診斷。」

臨床所見,他指妊娠高血壓的整體發病率可達5%-10%,但這當中部分為輕微血壓高於90/140mmHg 的個案,對胎兒發育成長不構成影響。只有約4%-6%為嚴重病例,亦即母體有併發腎功能受損,出現蛋白尿、水腫,甚至抽筋的個案,則一、孕婦或需服用藥物以控制血壓;二、因高血壓已影響胎盤功能,令胎兒生長受困變得遲緩,有可能需提早引產或開刀生產。

「妊娠高血壓一症以初產、多胞胎、有腎臟疾病,又或曾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孕婦較易罹患,雖然一般孕婦的血壓在生產後6-8 周會回復正常,但因高血壓會令產婦的血凝固功能受損,故此症實質是導致孕婦死亡的其一最重要原因,必須小心監察。」

要留意,靳醫生說的是「監察」,而不是預防,因為此症可說是防不勝防。「妊娠高血壓病因在於胎盤形成不正常,因胎盤血管生長未能配合,以致胎盤跟子宮之間的連繫『失穩』,既影響胎兒生長速度之餘,亦令孕婦血液中出現賀爾蒙PAPP-A 偏低和free-beta hCG 偏高狀況,使母體及胎盤的血管都未能擴張,因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

正常而言,婦女懷孕應該血管放鬆,但妊娠高血壓患者卻偏偏會血管收縮,且通常是在1-2 周時間內已會慢慢升高。「理論上,產前檢查一般頭28 周都會每4 周進行一次,孕婦都會量血壓及驗尿(可檢測有否蛋白尿),故此1-2 周內已顯見升高的妊娠高血壓表現,基本都應該能查找出來,及時處理。」

此症需要處理,原因是孕婦處於高血壓狀況,對母嬰都會構成危險:

母體影響:因血管收縮關係,腎臟的微血管會較易受損,致使不夠血液供應腎臟,出現腎功能衰退現象,尿液中會排出蛋白尿,也會造成四肢水腫,跟一般孕婦只腳腫不同,會有手腫及面腫情況。另外,由於顱內壓過高,孕婦可能會頭痛、眼花、噁心,甚至有抽筋痙攣反應,嚴重時或會缺氧,而此症亦會導致血凝固功能受損,使生產時增加出血風險。

胎兒影響:因胎盤血流減少,除了可引致胎兒營養不良及缺氧,亦因為血管收縮較易引發胎盤早期剝落,增加胎兒宮外死亡的風險。

只不過,儘管此症對母嬰有一定危險性,醫生大多不會主張以藥物治療來控制孕婦血壓。「一般會視乎胎兒發育程度,如為嚴重妊娠高血壓病例又發病於35 周或之前,才可能會處方藥物幫孕婦擴張血管,令其血壓降低,務求買時間給胎兒成長。但這期間亦必須以超聲波監察胎兒生長及臍帶血的血流量,一旦發現血流減少,即代表胎盤內胎兒生長已開始緩慢,為顧及胎兒安全,則30-32 周也可能要考慮引產或開刀生產。」至於懷孕較後期35 周後才發病的個案,他指多會直接以引產或開刀剖腹產子處理,不建議用藥物治療。

問到妊娠高血壓患者是否應該開刀生產,靳醫生明確表示不一定。「事實除非胎兒心跳已出現問題,或母體血壓已嚴重偏高到抽晒筋,否則若母體子宮頸夠成熟,而胎兒又體重足夠,都會考慮引產,因為這樣母體流血風險遠低於開刀生產,對於凝血功能受損的孕婦而言,會有減少出血風險的好處。」

35 周前:如懷孕35 周前患上妊娠高血壓,因胎兒未發育成熟,體重又不足,醫生多會一邊處方藥物助孕婦降低血壓,一邊用超聲波監察胎兒生長狀況,如有不尋常現象,則可能懷孕30-32 周也需要引產或開刀生產。

35 周後:如懷孕35 周後才確診,則只要胎兒發育生長夠成熟,體重有2-2.5 千克水平,醫生多會建議直接引產或開刀生產,以避免母嬰因高血壓帶來併發症的風險。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