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三種不同痔瘡的中醫療法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多見於經常站立者和久坐者。中醫認為痔瘡多因飲食不節,易生濕積熱,濕熱下注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引發痔瘡,或勞累過度,久坐則血脈不行,久行則氣血縱橫。

瘀血流注肛門而生痔疾,亦或是便秘,久忍大便,大腸積熱,引發痔瘡。那麼,中醫外治痔瘡有什麼好的方法呢?以下是不同痔瘡的中醫治療方法。

一、濕熱型
患者體內濕氣、熱邪較重,常表現為肛門墜脹灼痛、便血,大便乾結,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舌苔黃厚膩、脈弦數。治宜清熱燥濕,給予濕熱痔瘡湯。

材料:槐角20克,黃柏15克,蒲公英30克,菊花15克,紫花地丁30克,連翹30克,苦參15克,蛇床子30克,澤瀉20克,土茯苓20克。

做法: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二、腸熱型
患者腸道熱毒較重,常有便血、色澤鮮紅,伴有口渴喜飲、唇燥咽干,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痔核脫出、灼熱疼痛。治宜清熱解毒燥濕,給予清熱痔瘡湯。

材料:黃柏20克,胡黃連10克,大黃6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地榆30克,槐角20克,五倍子15克,虎杖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地龍30克。

做法: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三、血瘀型
患者局部血瘀較重,常表現為肛門墜脹、瘙癢不適、肛門有異物感,或輕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給予逐瘀痔瘡湯。

材料:地榆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10克,皂刺10克,水蛭10克,地龍20克,枯礬10克,雞血藤30克,紅花10克,丹參30克。

做法: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溫馨提醒:以上治療痔瘡的中醫藥方僅供參考,具體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另外,痔瘡的形成原因和遷延不癒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飲食調理和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預防及治療痔瘡的重要措施。要節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食燒烤、肥膩、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TOP

thanks